就在泰州,紧靠泰兴!江苏首个规范性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要来了
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扬子鳄……长江沿线有这么多珍稀野生动物,你对它们的活动范围和保护知识,有多少了解?
近日,江苏省首个规范性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泰州市高港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一期)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将建于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春江湿地公园,对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选址在这里?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春江湿地公园里分布着各类生物452种,包括维管植物261种、陆生脊椎动物71种、陆生昆虫102种、淡水水生生物18种。在这之中,不仅有湿地留鸟、迁徙水鸟,还有长江刀鲚、中华绒螯蟹等长距离洄游性经济物种,是泰州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
△春江湿地公园
泰州市高港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计划建设生物AI识别观测点6个,设置固定调查样线29条、样方40个、采集点8个、声呐观测区1个,通过生物AI识别观测、环境DNA、水声学方法、人工调查等多种观测方法,跟踪监测样地内生物类群和珍稀濒危、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群动态及变化特征,为全面掌握泰州沿江地区珍稀动植物的分布、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等积累第一手资料。
记者了解到,泰州市高港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观测实际需求,采取的多种观测方法将“各显神通”,开展连续性的生物多样性观测。
泰州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处处长何艳介绍,生物AI识别观测将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和云计算服务,通过高清摄像机对鸟类分布热点区域进行自动巡航抓拍,提取鸟类图像体貌特征,训练AI算法模型,实现对画面中的鸟类进行多目标实时捕捉和AI识别统计。环境DNA观测则是借助环境中的痕量DNA序列,来确定水环境、土壤环境乃至大气环境中的物种多样性。而水声学方法不仅能探测水下鱼类(群)、豚类、鲸类等大中型动物,还能探测沉水植被等生物类群。
去年2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一期)建设方案》(苏环办〔2022〕39号),提出要按照“一横两纵+”的分布格局(“一横”为沿长江区域,“两纵”为沿大运河、沿海区域,“+”为低山丘陵区域),在省内建设20个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初步构建省级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随后,去年4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江苏第一个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的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文件,在完善生物多样性政策法规、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再次作出“建设‘一横两纵’生物多样性观测格局,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能力”决策部署。
△大批候鸟飞抵盐城条子泥湿地 李东明/摄
在今年2月,《泰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3—2030年)》发布,提出构建完善泰州市天地空一体化、上下协同的“2+X+1”综合性生物多样性长期观测网络的要求。
因而,泰州市高港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的建成,将是对上述一系列方案和建设意见的贯彻落实,对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大运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