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便民服务
  • 关注我们
  • 社区新手
由泰州市生态环境局、泰州市文联联合主办,泰州市作家协会承办的“美丽泰州 清洁世界”全市文学征文活动,自启动以来共收到征文324件,其中成人组91件,少儿组233件。经专家评审组严格评选,共评出44件获奖作品。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田兆祥的提名奖作品——《银鱼之恋》。


银鱼之恋



水乡兴化,河流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是出产各种淡水鱼的天然泽国。我从小喜欢吃鱼、捉鱼,父母曾戏谑我为“长脖子老等”——鱼鹰——专吃精食。是的,时至今日,在家乡的鱼中,让我深深眷恋的是一种像面条鱼似的蚌蜒河银鱼。



喜食银鱼

自小我就是喝蚌蜒河水、吃蚌蜒河银鱼长大的,我喜食银鱼。多少次我梦回蚌蜒河,焯到无数白闪闪活蹦乱跳的银鱼,或炖蛋或涨蛋抑或红烧雪里蕻。其味之鲜美,简直应验了“此餐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银鱼为淡水鱼,曾经是水乡人家宴席上不可或缺的珍肴。它体细长,似鲑,无鳞或有少许细鳞,长约七至十厘米,口大牙尖,掠食鱼,因其体长略圆,色泽如银而得名。这儿所说的淡水银鱼,早在明代时就与松江鲈鱼、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并称中国“四大名鱼”。唐代诗人杜甫更有《白小》诗云:“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花乱,倾霜雪片虚。生成犹舍卵,尽其义何如。”由诗生境,那玲珑剔透,洁白晶莹,纤柔圆嫩,通体透明的银鱼,多得就如杜诗的园蔬,出没于蚌蜒河烟雨浪谷间。



交换银鱼

光阴如梭,岁月留痕,时光穿越四十多年的氤氳水气,把我带回到少年时代。每年暑假,我常和顽童们去蚌蜒河畔放水牛、钓鲹鱼、翻木船、打水仗、摸河歪。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毛巾当网焯银鱼,每焯到一条立马撂进嘴里。听大人们说,活吃银鱼游泳学得快,只有学会游泳才有本事四处“颠缰”看闲牛。早年的蚌蜒河畔,是放牛的天然草场,那儿不仅水草丰美,而且水质清冽甘甜,特别盛产银鱼。还记得,每年春天至里下河的雨季,邻村大网船都会齐聚蚌蜒河捕银鱼,那人欢鱼跃的场景仿佛就在咋天。


茅屋,炊烟,日上三竿,又到烧中午饭的时候了。小舍巷口,不时传来“二伙”那熟悉的“卖鱼哦卖鱼哦”深远悠长的吆喝声,夹杂着从鸡窝里“咯咯咯”刚刚下完蛋走出来的新母鸡的打啼声,一声长一声短的如夏日渐长的咏叹。听到叫卖声,正在锅蹚门口烧火做饭的老人和学童,不约而同的把手伸进鸡窝里,全然不顾鸡屎的既脏又臭,拾起尚有余温甚至带血的新鸡蛋,着急着忙的拿上只“花莲碗”给“二伙”物物交换——蛋换银鱼。“二伙”一抓一大把,将银鱼宕进碗里。各人回家,赶紧将乳白色的银鱼洗静倒点酱油、香油,放些葱姜,再打上一两只鸡蛋,加水搅匀炖到萝卜粯子饭锅中。不多会儿,一大碗银鱼炖蛋就在锅巴的吱炸声中炖熟隆起,完成了从银鱼到佳肴的华丽转身。饭菜都有了,但等从田里干活的人们回家吃中饭。



灭顶之灾

伴着“橐橐橐”水牛的足音,我也在寒暑假看闲牛中完成了学业,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大人们挑起了泥渣。1981年参军前,我曾短时间当过生产队农技员。次年,家乡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阵儿,防治稻麦棉病虫害使用的都是有机磷、有机氮为主的剧毒农药。此类农药高残留,重污染,尤其对鱼类毒性很大。而垩田再也不用罱河泥沤渣,农民开始依赖化肥种田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直接导致水质受到了污染,水体越来越富营养化,直接导致河中鱼类等生物却在逐年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娇贵的银鱼、虎头鲨等首当其冲。


1987年我从部队退役,家乡分田单干。又是一年收麦季。蚌蜒河中被乡亲们拋弃的农作物秸杆就像一座座流动的小山包,不知漂向何方。紧接着,一把大火将麦桩烧成焦黑一片。直到上水沤田插秧前,发酵变馊的黑水黄汤统统流进了蚌蜒河中。天可怜见!那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银鱼等水生物遭到了灭顶之灾,即便连生命力极强的河蚌都呛死浮上了水面。


屋漏偏逢连阴雨。1991夏,兴化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三水一萍”(“三水”:水花生、水葫莲、水葫芦;“一萍”:绿萍),从江南沿涝而下。从此,蚌蜒河被“三水一萍”和农作物秸杆基本全覆盖,水体严重缺氧,银鱼等鱼类一死白花花一大片,此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00年左右。望着受到严重污染的蚌蜒河,我的心在流泪、在滴血,人们再也喝不上清凌凌、甜滋滋的蚌蜒河水,吃不到鲜美无比的蚌蜒河银鱼了!




拯救银鱼

水上漂浮物疯狂地肆虐着,“生病”了的蚌蜒河也牵动着所处的镇乡村广大干群的心,他们迎难而上,“咬定青山不放松”,千方百计清理污染物,还乡亲们一条清澈见底的蚌蜒河。针对“三水一萍”,水务、水产部门在蚌蜒河大量投放草鲲、鳊鱼等食草性鱼品种,并与镇乡村建立一整套长期禁捕机制,同时采取化除、人工打捞和运用专业机械打捞船相结合;农业部门转换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推进中小型农场建设,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转型升级的歩伐,农作物秸杆实行全程全量深翻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依据《环境保护法》,依法打击惩处乱拋、乱烧农作物秸杆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近几年“双禁”已成为广大农户和农场主的自觉行动。仅以沈伦镇为例,一百三十四户农场主从未发生一起乱拋乱烧污染水体和大气环境的案例。随着农资生产工艺、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如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早已广泛使用高效、低毒、少残留的生物农药,化肥施用从纯氮肥、混合肥,逐步转变为缓释性轻型复合肥。泰州水务部门在全市主骨干河流建有数十座“怡文环境”,它们像一个个静默的“哨兵”,不间断的监测着主骨干河流水质的变化。因为没有一个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文明城市、文明乡村。所有这些举措,无疑为蚌蜒河的水环境持续向好建立起一道道绿色的保护屏障,确保主骨干河流水质达到并保持在二类以上。



银鱼归来

东台到老阁,百里蚌蜒河,滋润圩南圩北两岸人们的母亲河,在洇洇流淌了近两百年后,早已失却了当年的雍容华贵,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抬高,航运和泄洪能力大为下降。从水务部门得知,江苏省从2020年起,决定对蚌蜒河分批分段、拓宽河道、竣深河床、加高圩堤、增宽圩面,现已完成渭水河至西塘港河段的整治。望着整治后的蚌蜒河,路成桥通,河清水畅,坡面如削,花草若锦,俨然成了人们饭余茶后沿堤散步的好去处。那一日,夕阳西下,我亍亍而行于圩堤上,晚风从碧波荡漾的河面徐徐吹来,轻轻抚摸着人们的脸颊,诗情画意,油然而生,啊,好一派蚌蜒河风光!


蚌蜒河水清又甜。人常说,水至清则无鱼,这句富有哲理的话之于蚌蜒河银鱼而言正好相反。2022年暮春的一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赶到古镇穆家堡麻石街上,向正在早市卖鱼的渔姑云珠打听银鱼的那点事儿。我问她近几年可曾见过蚌蜒河银鱼潮?她掩饰不住內心的喜悦对我说:“我今儿早上收网时还焯到的”,果然云珠脚下的鱼桶里,约摸半斤把银鱼正使劲儿吸着氧气呢。从她兴奋的眸子中,我仿佛身临其境,那迎风戏水,银光刺眼,于她夜捕的头灯强光照射下正绕着圈儿,游来弋去闪烁着粼粼的波光。啊,时隔多年如我魂牵梦萦的初恋情人银鱼又回啦!












来源:泰州生态环境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